首页 » 装修知识 » 农村新房子怎么通电,准备装修要通电吗为什么呢。

农村新房子怎么通电,准备装修要通电吗为什么呢。

微蹙 2024-09-08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农村新房子怎么通电

农村自建房新装(增容)用电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1、客户身份证明资料;

农村新房子怎么通电,准备装修要通电吗为什么呢。 农村新房子怎么通电,准备装修要通电吗为什么呢。 装修知识

2、用电地址物业权属证明资料;

农村新房子怎么通电,准备装修要通电吗为什么呢。 农村新房子怎么通电,准备装修要通电吗为什么呢。 装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3、银行扣费资料。如用电地址无物业权属证明的,需要国土规划部门确认用电报装地址不牵涉到违章建筑、抢建和违反规划用地等问题。您可关注并绑定“南方电网95598”公众平台>“我的用电”>“业务办理”>“用电申请”>选择相应的业务类型,查看业务描述与办理流程>点击“办理”>填写基本信息后提交即可。

家装排线有必要做地线吗

严格意义上讲任何电源线都必须接地。三种方式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工作地、安全地、逻辑地

接地的要求和标准根据场景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

1.5米深40平方厘米不超5Ω,满足这个标准达标机房

一般家庭不需要这么严格。主要家电及相应设施接地即可。

家装排线必须要接地线,这是家庭用电的最后一道安全线。接地可以预防热水器漏电给人身带来的不安全,也可以预防电线线路老化破皮漏电带来的人身及发生火灾的危险,还可以预防家用电器的漏电发生的经济损失。

所以为了家庭的安全考虑,家装排线时不要为了省那么一点钱而造成不可预测的损失。

不知你说的排线指的是家庭的什么?在布线设计是考虑到用电安的角度考量的。用电器、设备,电压、电流、用电会存在哪些看不到的问题与隐患都会在电器、设备的外壳加一根用电安全接地系就是接地装置。在日常工作或家庭用电中,人会与各种家用电器打交道、在工作中与大中小等各种型号不等的设备接触。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电器或设备漏电,便人触电身亡。出现各种触电事故的多棹性举不胜举,耐人寻味!企实业单位越来越多。安全用电警钟常呜!生命大于天的安全警示!电工行业不断更新,技术的革新飞速发展。无论科技怎么发展,安全用电的制度是永久性的,所以用电器的接地系统是生命的保险柜、不能去除!!!

这个毫无疑问,家庭装修是必须做地线的,下面我将与您分享地线工作原理,以及为何必须接入地线,如何自建地线。

一、地线工作原理是什么?为何有些电器必须接地线?

家装电器如果内部短路损坏,导致外壳带电,人一旦触摸到电器金属外壳,就会出现触电危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地线会接在电器外壳上,此时即便外壳带电,也不会引发严重的触电事故。

这是因为人体电阻远大于地线电阻,电流会往电阻更低的地线流动,所以就保证了人体安全。

现代住宅小区在开发时,一般会在基建工程里设置接地模块,然后引入到每个单元的配电箱里,接着分往各个住户家中,作为地线使用。

如果您的配电箱中包含了地线,就应当按照电气工程要求,在每个三眼插座、需要接地的电器设备处引入地线。因为在关键时刻,它能有效避免触电事故。

二、如果农村自建房没有地线该怎么办?可以自建地线吗?

在许多农村,村变压器只提供两相给家庭住户使用,为了确保用电安全,可以自建地线,虽然不能完全达到电气标准,但却能大大降低漏电电流,较大程度上保护人体安全。

自建地线流程如下:

材料:镀锌钢管或镀锌钢板,浓盐水,2.5平方电线;

要求钢管长度在1.5米以上,直径3.5厘米以上,一端切成斜口,管道中间使用电钻打20~30个小眼,管道顶端打两个眼接线用。

要求镀锌钢板面积不小于0.75平方米,厚度不小于5毫米,任意位置打两个眼接线用。

制作流程:

1.如果是钢管,直接将钢管打入地下,并在管道中灌入浓盐水,然后使用2.5平方电线加接线鼻接入钢管,作为地线使用。

2.如果是钢板,挖一个不低于1米的坑,将钢板放置到坑内,使用2.5平方电线加接线鼻接线,倒入浓盐水,回填夯实,作为地线使用。

泼浓盐水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土壤电阻。


地线属于被动安全配置,适用于极端情况下预放触电,为了进一步增加用电安全,建议在配电箱中增加一个漏电保护器。感谢阅读,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到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图删。

我是沿涛,欢迎关注,我将持续与您分享装修、家居领域知识

标签:

相关文章

中源世家地板,绿色环保,引领家居潮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装修越来越受到重视。地板作为家居装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环保性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在这个背景下,...

装修知识 2024-12-21 阅读1 评论0

久盛地板s1216,匠心独运,引领家居新潮流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家居装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板作为家居装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和设计直接影响着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在众...

装修知识 2024-12-21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