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看房子可以问置业顾问哪些问题,才不会露馅
其实作为第一次去看房有两种问法,
1.第一种问自己最关心的问题,选一个,追问到底。比如,教育问题,你可以先问幼儿园有没有?收费多少?叫什么名字?接下来小学是哪所?距离多远?是不是能读到?户口要提前多久签?再然后初中读哪所,学校怎样?问得越仔细越好!这样问置业顾问也许会有点不耐烦,但是一个专业的置业顾问肯定会耐心为你讲解。因为他明白你是个真实的客户,只不过对于教育非常关注。而且自己可以私下做一下功课,什么是划片区入读?什么是三对口?当你提出这些问题后置业顾问既会回答你的问题也会对你足够尊重!当然对于其他问题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提出。比如交通,医疗等问题!
2.第二种蜻蜓点水,找一个你关注点中的一个小点进行细问。比如主卧,你进去就可以问有多宽?两个床头柜需要1.2米,床需要1.8-2米,柜子需要0.6米。把这些说出来,置业顾问就觉得你是一个相对专业的购房人。

做到以上两点既不会被当成小白,也不会在接待过程中怠慢你!
露馅?露啥馅?又不是去做地下党,哈哈😄
咋光明正大的去看房,有啥说啥,第一次买房,直接问销售的,第一次买,让销售的给你讲讲应该怎么选,有的销售也实诚,会给你讲的比较具体,什么区位啊,学区啊,周边配套啊,交通啊都会给你讲,当然,所有销售都朝着好的地方说,不利的他绝不会说,所以我们只看他没说的是哪些,就是你该注意的了!还有,光听说的是不靠谱的,销售会给你说未来这要建啥,这要规划啥,这些都是不靠谱的,要自己去核实,所有看不见的,大多数都别太当真!
你肯定要问,如何知道销售哪些说了哪些没说的?你买房肯定不会只看一个盘,多跑两个盘你大致就已经明了了!
最主要的几点,1.销售是否合法,相关证件是否齐全,涉及到以后办证,一定要查清楚!
2.贷款有能力的话尽量选本金,总体来说利息要少些,手上没啥好的项目的话,省点利息绝对没错。
3.对某个楼盘有意向的时候,可以先加小区群,进去聊聊,热心点的业主就会告诉你小区的优缺点!
4.这点是我的个人感受,有顶层尽量买顶层,你永远不知道你楼上的邻居有多吵闹,孩子有多调皮,有的邻居真的是打扰了你还觉振振有词的。具体参考尹正的遭遇[呲牙]
第一次去看房子,千万不能暴露自己是第一次来看,不然置业顾问看出你是新手,就会忽悠你。你到售楼部,置业顾问会首先给你介绍他们项目的品牌有多牛,接着就是区位交通、教育、商业等配套规划,然后会带你看看样板间,最后如果看出你满意的话会帮你算算价格,这是整一个看房子的流程。
这期间,你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你们的房子价格是多少?优惠多少?装修费多少?在这一片价格是怎样的位置?
2、项目内规划的商业、教育是哪些?会和哪些品牌、学校合作?周边规划几年建成?
3、如果是学位房,问清楚一户一学位、公立or私立、二胎怎么办等问题。
4、几梯几户,两栋楼之间的距离(楼间距),采光怎么样?
5、物业费是多少?公摊是多少?
6、什么时候交房?
7、首付比例?支持公积金贷款吗?
以上就是新手买房可以问的问题,切忌问太专业的词,过于专业他们会以为你是暗访的。
不论你第几次买房找到置业顾问都可以明确的告诉他,一个合格的置业顾问都会为你考虑到很多因素。反而自己要明确几个步骤和简单学习几个常识:
1.定买房>目的/p>
购房的前提是理性和有规划的消费。根据自己的收入、支出等实际情况来确定适合自己的楼盘。其实能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就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额外负担,而培养有梯度的消费观很重要。但是在目前限购令下是否要一步到位买终极住房还需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
买房>知识/p>
学习必要的房地产基础知识,这是购房的必需。房屋因为涉及金额巨大,购房是一个比较专业的行为。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有专业的经纪人可以为购房者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服务,法律法规和操作程序也比较规范,但是,目前国内的房地产市场还不是特别的完善。因此,买房前学习一些房地产基础知识是必需的
积累买房首付款
购房的关键:买房首付款的积累。首先初定一个目标,比如毕业后5年内支付一个首付款,那么就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合理的分配一下你的收入。每月固定的留出一部分资金出来,制定出一个定期定额的计划。因为如果开通了定期定额的强制储蓄计划,那么每个月必须得固定提出一笔资金,从而意味着可用资金必定减少,那么消费一定可以更加理性。点点滴滴的积累就是一笔财富。
筛选买房范围
购房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楼。面积小、首付少、总价底的楼盘适合年轻人。建议可购买市中心的二手小房子或是新开盘的小户型。二手小房子的优势是交通便利、配套方面成熟、价格相对优惠;此外,由于年轻人的工作流动性还相当大,所以考虑一个交通合适的地方,即使工作变换而搬迁,出行还能依旧方便。新开盘的小户型的优势是户型更合理、居住舒适性较高、未来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
节省出行时间>本钱/p>
由于穿越城市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正变得越来越昂贵,购房前还应考虑出行的时间成本。如果每天花费2小时在交通上,那么1月=60小时=2.5天,1年=730小时=30天,50年=36500小时=1520天=4年。
开车或乘公交车的上班族,若平均一天有两个小时花在交通上,一年就有约一个月的时间待在车里。如果把这每天花掉的两个小时集中起来,连续不断地坐一个月车,或不眠不休地开一个月车,就能体会其时间数量的可观了。反之,如果把这些时间花在工作上或其他方面,则能创造更多的效益。如果再将时限放大到50年,时间成本的价值就显得惊人了。